在特別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設計和建設的法國館中,經法國政府特批,將其藏品中的七幅名家杰作航空運至上海參展,他們是被例外出借至這一享有盛譽的大型盛會的。
這次為法國館所作的選擇是:展示七件代表作—六幅繪畫和一件雕塑—他們將被納入參觀者藝術欣賞游程的一部分。這些具有普世意義的文化遺產屬于奧賽博物館自1848年到1914年間的收藏系列,它們顯示了19世紀下半葉法國藝術創造的活力。七位名家的作品正是代表著這個杰作倍出的時期:米勒,馬奈,梵高,高更,塞尚,博納爾和羅丹。
米勒的《晚鐘》(1857-1859);馬奈的作品《陽臺》(1868-1869);梵高的《阿爾的舞廳》(1888);高更的《餐點》(1891);塞尚的《咖啡壺邊的婦女》;博納爾的《包廂》(1908);羅丹的《青銅時代》。
為了讓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上百萬參觀者能欣賞到這些珍品,并為這些珍品提供良好的展陳環境,法國館按照高環境質量認證(HQE)最優標準建造。特別是嚴格遵照了國際上大型博物館布展的通行準則以及現行的安全規范。
居伊·柯杰瓦,奧賽博物館館長
法國館,這座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色宮殿,盡顯未來色彩和水韻之美。自動扶梯將游客帶到展館的最頂層,展覽區域在斜坡道上鋪開,沿著下坡路回到起點。
正是這種極具創意的建筑設計,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展柜總長36152mm,被設計放置在坡度為3.9度的斜坡上,展柜隨斜坡向下延伸,要求玻璃、背部展板的分割線垂直。展柜高度3905mm,頂部結構被隱藏到吊頂中,除玻璃,展柜僅允許使用鋼材及鋁合金。
我們采用了從加拿大進口的鋁蜂窩復合板作為后結構板及底板,表面為ICI水性金屬面漆。同時在對應有展品單元的結構板背后,我們加裝了3mm的裝甲,用來防范電動工具或火力武器從建筑物外對展品的損害。
展柜被設計成22個單元,每隔2個單元為展品單元,展品單元的玻璃采用肖特Amiran低反射玻璃,其他玻璃采用超白玻璃。這樣,既能達到展示效果,又能有效控制造價。